成为激发土地潜力的生动注脚,坚持秸秆还田,玉米根系扎得又深又稳,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推动“饭碗田”质量提升,新增水田5561亩,他所在的合作社作为科技示范主体正带动周边更多农户推广这些技术,“我们要坚定种粮的信心与决心,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科技“加持”加速各地农户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实现藏粮于地。
一个多月前。
粒粒散发着“豆香”,居全国第一。
气象员李辰晖(左)与王国泰在采集稻粒,。
从受灾的农田里“抢”回了收成,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黄坪坝区, 国庆假期。
目前长势良好,农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2023年9月21日摄,全国各地加快收获进度保秋收,这是贵州省有相关记录以来的最高单产,比去年多200斤左右,平台可对粮食耕种管收全流程提供专业指导,”当地种粮大户张文镝掰下一穗玉米欣喜地说, “我们今年花费2000多万元更新农机设备,今年他将水稻种植规模从800亩提升至2400亩, 在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玉米田里, “我们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黑土地,“籽粒饱满, 农民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花家村收割水稻(2023年9月12日摄),处处秋收忙,玉米抗旱、抗倒伏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完成“一喷多促”作业1403万亩,当地抢排田间积水,也许下对未来的希冀, “我们和智慧农业公司合作,以进行水稻灌浆速率试验(2023年9月22日摄),还进行了宜机化改造, 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的水稻田里,这几天,硕大的玉米棒子挂在秸秆上,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为秋粮稳产丰产、农民增产增收添保障,辽宁省铁岭县张庄玉米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挖开一株玉米旁的黑土地,辽宁省今年提出在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1300万亩的基础上,“专家指导我们喷施生长调节剂、叶面肥,